查看原文
其他

《带上她的眼睛》助读资源推荐——兼谈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幻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瓦尔瓦拉 2021-10-25


以下内容来源于北京市教委“首都教育”公众号。“师说”栏目开办三年,以“一期一师一本书”的方式在北京市中小学生、家长、老师进行阅读推广,影响力很大。很多内容可作为资源直接应用于语文课堂,强烈推荐大家关注。我将陆续在本公众号上转发我参与录制的内容。


周群:北京景山学校 语文特级教师


“为什么要去读科幻?因为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科技(互联网)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它对社会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在近些年都是加速度的,甚至是爆炸性的。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科幻,并不是简单的科学加幻想。我们要借助科幻作品来审视,审视自己的认识,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这方面,科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本书《三体》;一部电影《流浪地球》。


让大家知道中国有个:刘慈欣。


他4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16次拿下中国科幻银河奖,还是首个斩获「科幻界诺贝尔」雨果奖的亚洲作家。


有人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Science Fiction)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刘慈欣部分小说




【视频链接】



↑↑↑

最糟的宇宙 最好的地球

一期一师一本书

对您若有启发 欢迎转发留言




1

关于本书


“这本文集收录了我科幻创作三十多年中后十五年的大部分非小说文章。在之前漫长的二十年里,我没有写过任何关于科幻的文章,翻阅那时的日记,也没见到与此有关的只言片语。——刘慈欣”


(摘录自《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序VI页)



看《三体》,是在读刘慈欣的故事;


看《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是在读刘慈欣的思想。


看了《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再看《三体》,你才会读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刘慈欣。


这本《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副标题为: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


它以时间为线,将作者历年发表的代表性文章集成文集,系统展现其科幻理念的变迁与演进。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目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缺乏好奇心,都会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疑问和好奇。


在周群老师看来,想要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想要孩子接受面向未来的教育,科幻作品无疑是最适合的载体。


那么,如何借助“科幻”做面向未来的“教育”呢?


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步:

让孩子从头读到尾,直接和作者对话!


我们常说读作品,要跟一个作品去对话,要跟作者去对话。而这本随笔集就等于把刘慈欣的思想直接摊在你面前,他自己就有表述,连代言都不需要。


所以,从头读到尾,直接去读他的创作思想,甚至他背后的价值观,这就是最直接的材料。这样,我们才能了解真正的刘慈欣,了解刘慈欣的立场,了解他最有价值的部分。


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小学生),或接受能力还不够的孩子,可由老师或家长帮忙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的、孩子感兴趣的篇章去读。



第二步:

培养了孩子多元思维,学会批判!


想更好的阅读科幻作品,我们就要学会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而不是用现实的标准去严苛科幻作品。


当孩子能够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时,他入了门了,那后面的事情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孩子已经比我们懂得要多了。


我们不用规定孩子一定要怎么读,而是让他放松的,跟着自己的喜好去阅读就可以。而且,在读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思考,想一想自己的收获究竟有哪些。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了孩子的多元思维,还是让孩子拥有了批判性思维,只要是有收获,或是自己独到的感受就很好。




2

关于作者



早在童年时期,科幻的种子就已经埋在刘慈欣心里。


刘慈欣出生在河南罗山的一个农村,7岁的一个夜晚,在罗山老家的池塘边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他们望着夜空窃窃私语。那时候,贫穷、饥饿和寒冷伴随着每个人。



“好多小伙伴都没有鞋穿,他们光着脚,有的小脚丫上还留着冬天未愈的冻疮。”



刘慈欣好奇心顿起,就跟着来到池塘边,望着夜空。


许久,漆黑的天幕里,缓缓飞过一颗小行星。霎时,喝彩声此起彼伏。



“那是1970年4月1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了。”



刘慈欣只觉得一股莫名的向往之情莫名而生,如同当时“腹中的饥饿”一发不可遏制。


也就在这年,附近村庄被洪水洗劫,58座水坝轰然决堤,乡民流离失所。


卫星与星空、贫穷与饥饿、洪水与难民,这些元素纠结混杂,成就了他早年的人生,也塑造了他今天的科幻小说……


万众仰望“东方红一号”


几年后,刘慈欣在阳泉“新家”的床下翻出一个箱子。


那箱子里,是厚厚的一摞书。里面有《托尔斯泰文集》、有麦尔维尔的《白鲸》、有阿·卡赞采夫阿的《太空神曲》,还有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以及刘慈欣的最爱之一: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炎热傍晚,我家住的平房里没有电扇,空调和电视机都还是十多年后才会有的东西。大人们都在外面摇着扇子聊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在流着汗看书,那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正读得如痴如醉时,书被人从我手中拿走了。是父亲拿的,我当时有些紧张,因为前几天看《红岩》被他训斥了两句。但这次父亲没说什么,默默把书还给了我。


就在我迫不及待重新进入凡尔纳的世界时,已经走到门口的父亲回头说了一句:‘这叫科学幻小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决定我一生的名词。


‘这里面都是幻想?’我问道。

‘是,但有科学依据。’父亲回答,”


(摘录自《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序III页)



在刘慈欣看来,读完《地心游记》之后,那感觉就好像在一间黑屋子里,一扇窗户打开了。


虽然他后来意识到科幻小说有许多种,也明白科幻小说中可以没有科学,也可以把投向太空和未来的目光转向尘世和现实,甚至只投向自己的内心。


每一种科幻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可能出现经典之作。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和父亲的对话:



父亲:“这叫科学幻想小说。”

我:“这里面都是幻想?”

父亲:“是,但有科学依据。”



这三句话所构成的核心理念,在刘慈欣心中坚如磐石,他仍然坚定地认为那是科幻文学存在的基础,这也是《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中所有文章想要表明的意思。


从迷茫,到心血来潮,到失去斗志,到人们口中的“幼稚”和“恶心”,到反思,到坚持,再到“中国科幻第一人”……


刘慈欣已经不是一名单纯的科幻小说家,他已成长为一名关心人类未来命运的文人,对宇宙奥秘和太空文明热烈渴求的学者。


这正如书的腰封上所说的那样: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刘慈欣




3

“科幻”对“中国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为什么要读科幻小说?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读科幻呢?


对于普通的读者,这是个1+1=2的问题。但同样是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科幻界却是科幻文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在中国的百年科幻史上,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答案。而今天,中国科幻人仍在为这个问题感到迷惑。这也是科幻小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这个文学种类存在的基石。


鲁迅先生曾说,科幻小说能在中国普及科学,驱除愚昧!


不可否认,在今天,这都是个伟大的见解。



幻想,是一切的开始


视频中周群老师提到,科幻中的“幻”,其实就是想象力的问题。


想象力它分很多种,那么到了科学的想象力这个角度来讲,那它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自身有意义,有时候更重要的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意义。


如果没有想象力、没有创新,我们不会看到AI智能的诞生,我们不会在5G时代放眼6G,我们也不会想到汽车能够实现无人驾驶,我们更不会想到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和世界互通有无。


当我们整个社会不再是要我们的形态,不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创新能力,可这种创造力何来?


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从小建立科学的想象力,建立他科学逻辑的设定等等,而科幻作品,恰好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




认知,决定人生差距


孩子在阅读科幻作品时,一定会从中体会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甚至是可以体会到科学家他们如何去看待科学、如何为科学献身等等。


这周群老师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点,是一种价值观的取向。


如果孩子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这个“价值”挖掘出来,那么这培养的不单是阅读兴趣的问题,更多的是思维训练的问题,更是看待事物的态度、选择解决方法的问题。



理性,一个人最高级的“性感”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技术,实际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每天都有新的科技,每一天都有爆炸性的发展。


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后,就会发现所谓科幻,并不简单是科学加幻想,更多的是借助科幻作品来审视现实。


科幻作品和那些胡思乱想,或穿越类的等没有根基的作品不一样,它真的是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的欲望,让孩子以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全新的视角、科学探索的欲望、批判性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孩子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这些激励着孩子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因为人类除了眼下的生活,还有宽广的未来……



视频编导:何扭扭

后期包装:八臂哪吒

摄像:大果粒

摄助:王辉


文字编辑:何扭扭

图片编辑:盖世英雄

责任编辑:韩一萌



热爱阅读,可以让孩子,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可以让孩子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为此,首都教育《师说》栏目将在全年,每个周末晚19:30,推送名师推荐阅读节目《给孩子的一本书》。


我们将邀请了人大附中、101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四中、北师大二附中、中关村一小、北京小学、中关村三小、史家小学等等名校特级教师,为我们的孩子推荐了一系列开启智慧,不流俗众的书籍。



一期一师一本书

用一份好书单来抵抗岁月的腐蚀

在喧嚣的世界中

带着孩子静下心来阅读

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


往期回顾

感谢“首都教育”公众号编导和摄影师的辛苦付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